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贞观十七年(643年)为表彰辅佐自己定天下、治国家的功臣而设,画像悬挂于凌烟阁。若论“功劳最大”,因文治武功领域不同,难有绝对定论,但房玄龄、李靖、长孙无忌三人常被视为最具代表性的候选。 房玄龄是“贞观之治”的核心谋臣,自太原起兵便追随李世民,参与玄武门之变策划,更以“孜孜奉国,知无不为”的精神总领政务二十余年。他善于谋划全局,修订律法、整顿吏治、安抚民生,为唐朝制度建设和长治久安奠定根基,被太宗赞为“筹谋帷幄,定社稷之功”。 李靖则是大唐军事统帅的巅峰,一生征战未尝败绩:南平萧铣、辅公祏,北灭东突厥,西破吐谷浑,将唐朝疆域拓展至阴山以北、西域腹地,彻底解除了隋末以来的边患,被称为“军神”。其战功直接巩固了唐朝的军事霸权,为盛世提供了安全保障。 长孙无忌作为太宗郎舅,既是玄武门之变的核心决策者,又以“善避嫌疑,应对敏速”深得信任,更主持编撰《唐律疏议》,成为后世法典典范。他在政治平衡与制度传承上作用关键,是太宗眼中“我有天下,多是此人力”的肱股。 若论综合影响,房玄龄的文治之功贯穿唐朝强盛始终,被后世视为“良相典范”,其贡献更贴近王朝长治久安的核心需求,故常被认为是二十四功臣中功劳最卓著者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