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木耳中毒多因泡发时间过长(超过2-3小时,尤其高温环境),导致椰毒假单胞菌滋生,产生耐高温的米酵菌酸毒素,烹饪无法破坏其毒性。中毒后需立即处理,具体措施如下: **识别症状**:潜伏期通常1-24小时,初期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(水样或黏液便),随后可能出现肝区疼痛、黄疸、少尿等肝肾功能损伤症状,严重者可昏迷、休克,甚至死亡。 **紧急处理**:1. 立即催吐:中毒者清醒时,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部,促使呕吐,减少毒素吸收;2. 尽快就医:携带剩余黑木耳及呕吐物,告知医生食用时间和泡发情况,以便快速诊断(米酵菌酸中毒无特效解毒药,需早期对症治疗,如保肝、血液净化等);3. 勿自行用药:尤其避免用止泻药,可能阻碍毒素排出。 **预防关键**:泡发黑木耳需冷藏(0-4℃)并控制时间(不超过2小时),或用温水短时泡发;变质木耳(黏滑、异味、发绿)坚决丢弃;一次少量泡发,现泡现吃,避免隔夜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