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星直径约6779公里,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,其“声音”却因极端环境呈现出令人不安的特质。这种“毛骨悚然”的感受,源于物理环境与人类感知的双重作用。
火星大气稀薄,仅为地球的1%,且96%是二氧化碳,导致声音传播速度降至约240米/秒(地球约340米/秒),衰减极快。NASA探测器如“毅力号”记录的声音中,风声因缺乏足够介质,听起来像低频的“呜咽”,没有地球风声的层次感;尘暴时,细小颗粒撞击探测器的声音细碎而持续,类似砂纸摩擦,又因无回声显得格外空旷。
更关键的是心理冲击:地球声音充满生命痕迹(鸟鸣、人声等),而火星声音单调、低频,叠加其荒芜地貌的联想,触发人类对“死寂”“孤独”的本能恐惧。低频声波还可能轻微刺激内耳,引发心慌等生理不适。这种宇宙级的“寂静之声”,正是极端环境与生命感知碰撞的独特体验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