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唐代边塞诗的璀璨星空中,真正亲身踏足西域的诗人当属岑参。他曾两度出塞,深入今天的新疆及中亚地区,用脚步丈量大漠孤烟,用笔墨记录异域风情。
天宝八载(749年),岑参首次随高仙芝赴安西都护府(今库车),后又于天宝十三载(754年)随封常清出任北庭节度判官,驻守轮台(今乌鲁木齐附近)。这段经历让他写下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等传世名篇。诗中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的奇绝雪景,“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”的苍茫戈壁,皆源自真实见闻。
他的诗歌不仅描绘了火山、热海等西域地貌,更记录了胡旋舞、羌笛等异域文化,将戍边将士的豪情与乡愁熔铸于雄奇瑰丽的意象之中。相较于其他边塞诗人,岑参的作品因亲身经历而更具现场感与生命力,成为盛唐开拓精神的鲜活见证,也为后世留下研究西域历史地理的珍贵文学史料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