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的牙齿看似坚硬,实则脆弱易损,这与结构特性、进化变迁及现代生活习惯密切相关。从结构看,牙齿外层的牙釉质虽为人体最硬组织,但不可再生,长期咀嚼硬物、酸性物质侵蚀(如碳酸饮料、高糖食物产酸)会使其脱矿变薄,失去保护后牙本质暴露,易敏感、龋坏。进化角度,人类饮食从生食转向精细熟食,颌骨逐渐退化变小,牙齿排列空间不足,易出现拥挤、错位,增加清洁难度和龋齿风险。此外,现代人刷牙方式不当(如横向用力、时间不足)、忽视牙线使用,也会导致牙菌斑堆积,引发牙周病。
保护牙齿需从日常细节入手:首先坚持科学刷牙,采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轻柔刷洗),早晚各一次,配合含氟牙膏增强抗酸能力;其次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,避免食物残渣滞留;饮食上减少高糖、高酸性食物摄入,餐后漱口或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(唾液可中和酸性、修复釉质);定期(每半年)洗牙并做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龋齿、牙周炎等问题;同时避免用牙咬硬物(如开瓶、咬线),夜间磨牙者可使用牙垫保护。维护牙齿健康,才能让这副“终身工具”持久发挥作用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