孛儿只斤·海山(1281-1311),元朝第三位皇帝,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,史称元武宗。他以战功起家,凭铁血手段登临帝位,在位虽仅四年,却以传奇人生在元史留下浓墨一笔。海山是元世祖忽必烈曾孙,自幼随父镇守漠北,成年后统军西北,与叛王海都、笃哇长期激战,以勇武善战闻名,逐渐掌控漠北兵权,成为军方核心人物。1307年元成宗无嗣而崩,朝廷爆发皇位之争。海山闻讯率三万铁骑南下,与坐镇大都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联手,诛杀权臣阿忽台等,以绝对军权震慑朝野,最终于上都登基,改元“至大”。在位期间,他崇信藏传佛教,大修寺院;为笼络军心,滥赏将士,导致财政亏空,不得不发行“至大银钞”缓解危机,却引发通胀。虽短暂推行新政,如整顿吏治、加强对汉地控制,但多因急于求成收效甚微。他与弟弟约定“兄终弟及,叔侄相传”,传位于仁宗后,仁宗却未践约传位海山之子,为日后“南坡之变”埋下隐患。31岁猝逝于大都,英年早逝的传奇生涯,成为元朝中期权力更迭的缩影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