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亡羊补牢”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。该成语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,讲述他从犯错到醒悟补救的故事。楚顷襄王即位初期,沉迷享乐,荒废国事。大臣庄辛劝谏:“君王若继续宠信州侯、夏侯等佞臣,不顾国政,楚国将危在旦夕。”楚顷襄王怒斥其危言耸听,庄辛遂避居赵国。不久,秦国果然大举攻楚,连破鄢、郢等重镇,楚顷襄王仓皇逃至城阳(今河南信阳),才痛悔未听庄辛之言。他派人请回庄辛,庄辛从容道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意即羊丢了才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楚顷襄王幡然醒悟,遂重用庄辛,整顿朝政,收复失地,使楚国暂免覆灭危机。“亡羊补牢”后喻指出了差错及时补救,尚能避免更大损失,成为流传千古的劝世箴言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