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吴景帝孙休(235-264年),孙权第六子,东吴第三位皇帝,亦是江东最后一位有作为的君主。258年,权臣孙綝废黜吴少帝孙亮,拥立孙休为帝。面对孙綝兄弟把控朝政、飞扬跋扈,孙休隐忍蓄势,联合心腹张布、丁奉,于即位次月发动政变,诛杀孙綝及其党羽,夺回皇权,稳定了动荡的政局。
亲政后,孙休励精图治:重视教化,诏立五经博士,设太学,选将吏子弟入学,推动儒学在江东传播;整顿吏治,严惩贪污,遣使巡行州郡察举贤才;轻徭薄赋,减免百姓租税,缓和社会矛盾。他还多次遣使安抚交趾,巩固南疆。
然天不假年,孙休在位仅六年,264年病逝,年仅三十岁。临终前欲立太子,但重臣濮阳兴、张布等受万彧蛊惑,改立残暴的乌程侯孙皓。孙皓即位后倒行逆施,朝政糜烂,东吴国势急转直下。孙休虽未能逆转东吴衰落的大趋势,但其任内政治清明、民生安定,实为江东最后一抹治世亮色,堪称「东吴最后的明君」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