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星世界大小差异悬殊,从微小的红矮星到庞大的超巨星,展现着宇宙的奇妙。让我们从小到大认识这些“宇宙明灯”: 最小的恒星是红矮星,比如比邻星,它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,质量仅为太阳的12%,直径约20万公里(太阳直径的1/7),表面温度3000℃左右,亮度微弱到肉眼无法直接看到,却能稳定燃烧上千亿年。 接下来是黄矮星的代表——太阳,作为太阳系的中心,它直径约139万公里,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,处于主序星阶段,通过氢核聚变发光发热,是地球生命的能量源泉,已稳定燃烧46亿年,还将持续50亿年。 比太阳大的是蓝矮星,如天狼星A(夜空中最亮的星),质量约太阳的2倍,直径是太阳的1.7倍,表面温度高达9940℃,呈蓝白色,亮度是太阳的25倍,距离地球8.6光年,肉眼清晰可见。 再大便是红巨星,例如大角星(牧夫座α星),直径约太阳的23倍,质量是太阳的1.1倍,虽质量接近太阳,但体积膨胀后亮度达太阳的110倍,是北天夜空中第三亮星,标志着恒星演化的中后期。 最大的恒星之一是红超巨星参宿四(猎户座α星),直径可达太阳的1000-1200倍,若放在太阳系中心,边缘能吞没木星轨道!它已进入演化末期,随时可能以超新星爆发终结生命。 从米粒般的比邻星到“巨人”参宿四,这些恒星你认识几个?它们不仅是宇宙的“灯塔”,更是恒星演化的鲜活样本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