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尿蛋白定量偏高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,正常参考值<150mg/24h,偏高需警惕肾小球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损害等。治疗需结合病因,以保护肾功能、减少尿蛋白为核心。
**病因治疗**:明确原发病是关键。糖尿病肾病需严格控糖(糖化血红蛋白<7%);高血压肾损害需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;慢性肾炎可能需激素或免疫抑制剂(如泼尼松、环磷酰胺);狼疮性肾炎需联合羟氯喹等。
**生活方式调整**:低盐饮食(每日<5g),减少水钠潴留;优质低蛋白饮食(0.8-1.0g/kg体重/日,如鸡蛋、瘦肉),避免高蛋白加重肾脏负担;戒烟限酒,避免熬夜、劳累;适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控制体重,肥胖者需减重。
**药物干预**:首选ACEI/ARB类药物(如依那普利、氯沙坦),可降低尿蛋白、保护肾功能;合并高脂血症用他汀类调脂;水肿明显时短期用利尿剂(如呋塞米)。用药需监测血压、血钾及肾功能。
**监测与护理**:每3-6个月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、肾功能、尿常规;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)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;预防感冒,感染可能加重蛋白尿。
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方案,早期干预可延缓肾功能恶化,避免进展为肾衰竭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