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195年基业,十四帝命运折射王朝兴衰轨迹。开国光武帝刘秀(25-57年)以“柔道取天下”,削平群雄重建汉室,开创“光武中兴”。明帝刘庄(57-75年)、章帝刘炟(75-88年)继往开来,轻徭薄赋、经营西域,“明章之治”达鼎盛。和帝刘肇(88-105年)十岁即位,外戚窦宪专权,后联合宦官郑众夺权,首开宦官干政恶例。殇帝刘隆(105-106年)百日登基,不满周岁夭折,为东汉最短命皇帝。安帝刘祜(106-125年)倚重外戚邓骘,宦官孙程等又诛灭阎氏拥立顺帝刘保(125-144年),权力拉锯加剧。冲帝刘炳(144-145年)、质帝刘缵(145-146年)皆幼龄即位,质帝因称外戚梁冀“跋扈将军”被毒杀。桓帝刘志(146-167年)借宦官之力诛梁冀,却纵容“十常侍”弄权,党锢之祸起。灵帝刘宏(167-189年)卖官鬻爵、设西园八校尉,黄巾起义(184年)动摇国本。少帝刘辩(189年)被董卓废黜,献帝刘协(189-220年)沦为傀儡,220年禅让曹丕,东汉亡。十四帝中八人未满16岁登基,六人命丧权臣之手,皇权旁落与幼主频出,终使强盛王朝走向覆灭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