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球并非一片死寂,“月震”是真实存在的地质现象。1969年阿波罗11号任务后,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部署月震仪,首次证实了月震的存在。与地球地震不同,月震的成因主要有三类:一是构造月震,由月球内部冷却收缩导致地壳应力释放;二是潮汐月震,受地球引力潮汐作用拉扯月球岩石圈引发;三是冲击月震,由陨石撞击或航天器残骸坠落触发。月震通常震级较小(多为1-2级),但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(地球地震仅几分钟),因月球缺乏水和大气,震动波衰减极慢。其震源深度可达200-1000公里,远超地球地震(通常0-700公里)。通过分析月震数据,科学家推测月球可能存在半径约240公里的部分熔融外核,揭示其仍有微弱地质活动。月震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月球演化的认知,也为未来载人探月基地选址提供了安全参考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