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个单位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重要措施,其输注时间需严格把控以确保疗效与安全。1个单位单采血小板通常由1名献血者单次采集,容量约200-300ml,富含(2.5-5.0)×10¹¹个血小板,需在22±2℃振荡条件下保存,有效期仅5天。
输注时间方面,成人一般建议30-60分钟内完成1个单位输注,儿童根据体重调整(通常每公斤体重10-15ml),总时长不超过2小时。控制输注速度的核心原因在于:过快可能增加循环负荷(尤其心功能不全者),诱发过敏、发热等不良反应;过慢则易因体外静置导致血小板聚集、活性降低,影响输注效果。
输注过程中需注意:使用带170μm滤网的专用输血器,避免剧烈震荡;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(体温、血压、呼吸),警惕皮疹、胸闷、寒战等过敏或非溶血性发热反应;输注后需记录时间、剂量及反应,并于1小时后复查血小板计数评估疗效。特殊人群(如老年人、婴幼儿、肝肾功能不全者)需由医护人员根据具体病情调整输注速度,确保治疗安全有效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