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是血液中参与止血和凝血的重要成分,正常范围一般为(100-300)×10⁹/L,超过300×10⁹/L即为数目增高。其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。
生理性增高常见于剧烈运动、情绪紧张、妊娠中晚期、月经期后等情况,通常是暂时的,去除诱因后血小板数目可逐渐恢复正常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。
病理性增高又分为反应性和原发性。反应性增高多由机体对外部刺激的代偿反应引起,如急性感染(细菌、病毒感染等)、炎症(风湿性疾病、创伤)、缺铁性贫血、手术后、恶性肿瘤(如胃癌、肺癌)及脾切除术后等,血小板轻度至中度增高,原发病控制后可下降。原发性增高则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,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,此类情况血小板显著且持续增高,可能伴随出血或血栓形成风险,需及时就医检查(如骨髓穿刺)明确诊断并治疗。
若体检发现血小板数目增高,建议结合自身症状及病史,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,由医生判断原因并指导处理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