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进化论的争议从未停歇,但一种名为大阪堺菌的微生物,正以惊人的进化实例给出有力回应。这种细菌原本以自然界中的角质为食——角质是动物毛发、羽毛等结构的主要成分,由坚韧的角蛋白构成。然而,当人类发明塑料这种人工合成材料后,大阪堺菌在短短半个世纪内,竟进化出分解塑料的能力。 2016年,日本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大阪堺菌(Ideonella sakaiensis)能以PET塑料为碳源生存。PET塑料是常见的饮料瓶材料,化学性质稳定,自然降解需数百年。而大阪堺菌通过进化,能分泌一种名为PETase的酶,将PET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。研究表明,其祖先本不具备这种能力,但塑料在环境中的大量积累,形成了新的生存压力与资源机遇,驱动细菌在基因层面发生变异,最终获得分解塑料的“技能”。 短短五十年,在地质时间尺度上不过一瞬,大阪堺菌却完成了从“吃角质”到“吃塑料”的适应性进化。这一案例直观展现了生物在环境选择压力下的快速进化能力,为进化论提供了鲜活的现代证据,也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对人类改造世界的适应潜力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