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,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,夺走约2500万生命,占当时欧洲人口三分之一。其可怕之处首先在于极高致死率:患者感染后突发高烧、寒战,腹股沟或腋下淋巴结迅速肿大发黑(“黑死”得名),多数人3-5天内死亡,死亡率超60%。社会秩序随之崩溃,城市街头堆满尸体,家人抛弃患者,医生避之不及,甚至出现“鞭笞者”自残赎罪的极端行为,道德与理性荡然无存。 黑死病在欧洲爆发,与多重因素交织。病菌源于中亚鼠疫杆菌,随蒙古西征的军队传入克里米亚,再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商队,由携带病菌的跳蚤和老鼠经地中海港口进入欧洲。而中世纪欧洲卫生条件恶劣:城市拥挤不堪,街道遍布垃圾污水,老鼠滋生;医疗水平低下,人们信奉“瘴气致病”,放血、烟熏等疗法无效反加速传播;加上当时贸易网络活跃,商船和商队成为移动传染源,病菌迅速从沿海蔓延至内陆,最终酿成这场浩劫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