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兴复汉室、一统天下而发动的军事行动,前后共五次,最终以失败告终,其病逝五丈原的结局更令后世英雄扼腕。北伐失败的根源在于多重困境:蜀汉国力远逊曹魏,人口、经济、兵力均处劣势;关羽失荆州后,蜀汉失去东线战略支点,北伐只能孤军出祁山;人才凋零,五虎上将相继离世,后继将领难担大任;后勤补给艰难,蜀道险峻导致粮草常断,多次因缺粮被迫撤军。建兴十二年(234年),诸葛亮率十万大军最后一次北伐,与司马懿对峙于五丈原,双方相持百日。因长期积劳,诸葛亮病卒军中,享年54岁。蜀军随即撤军,北伐彻底失败。杜甫曾叹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,诸葛亮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忠诚与理想未竟的遗憾,成为千古咏叹的悲剧英雄符号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