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东阳,大明中期内阁首辅,以“一生只想辞职”的官场异态留名史册。他自幼神童扬名,17岁中进士入翰林院,弘治朝与刘健、谢迁并称“贤相铁三角”,整吏治、安民生,辅佐弘治帝开创“弘治中兴”。然正德帝继位后,宦官刘瑾专权乱政,朝堂沦为虎狼之穴。刘健、谢迁愤然辞职,李东阳却因“忍辱负重以存国脉”的执念留任,从此陷入“日日请辞,日日被拒”的循环。他曾19次上《乞休疏》,从“臣年齿已衰”到“病体难支”,字字泣血,却总被正德帝以“国不可一日无先生”驳回。在刘瑾阴影下,他一面以“周旋隐忍”保全正直官员,一面在诗文中倾泻“身在廊庙,心在江湖”的苦闷。直到正德五年刘瑾倒台,他仍坚持请辞,终在正德七年获准致仕。这位茶陵诗派领袖,在权力巅峰活得如履薄冰,其“辞职日记”般的奏疏,藏着大明文人在皇权与权宦夹缝中的无奈与坚守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