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压差通常指收缩压(高压)与舒张压(低压)的差值,医学上称为脉压差。正常成年人的脉压差一般为30-40mmHg,这一范围反映血管弹性、心脏收缩功能及外周阻力的协调状态。 脉压差的形成与心脏收缩、血管弹性密切相关:心脏收缩时,血液被泵入动脉,形成收缩压;心脏舒张时,动脉血管弹性回缩,维持舒张压,两者差值即为脉压差。正常脉压差表明血管弹性良好,心脏射血功能正常。 若脉压差超过60mmHg,称为脉压差增大,常见于老年人动脉硬化(血管弹性减退)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严重贫血等情况,可能伴随头晕、心慌、乏力等症状。若脉压差低于20mmHg,则为脉压差减小,多与心包积液、严重心力衰竭、休克、肥胖或外周血管阻力过高等有关,常表现为胸闷、气短、血压偏低。 测量血压时需注意规范操作(如安静休息5分钟、袖带大小合适),单次异常无需紧张,可多次测量。若脉压差持续异常(>60mmHg或<20mmHg),或伴随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,明确病因并干预。定期监测血压,关注脉压差变化,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问题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