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认为,脾主运化,为后天之本。脾虚多因饮食不节、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所致,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、神疲乏力、面色萎黄等。补脾需根据具体症状调理,以下推荐几味常用中药。 党参:性平味甘,能补中益气、健脾益肺,是补气健脾的常用药,适合气短乏力、食欲差者,可煎服或泡水。 白术:性温味甘苦,燥湿健脾、益气固表,尤其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腹胀、便溏、水肿,常与党参配伍。 山药:性平味甘,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,药性平和,适合长期调理,可煮粥、煲汤或入药,老少皆宜。 茯苓:性平味甘淡,健脾渗湿、宁心安神,能改善脾虚湿困引起的消化不良、肢体沉重,还可助眠。 经典方剂四君子汤(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)是补脾基础方,可在医生指导下加减。日常可将山药、茯苓与小米同煮,或用党参、白术炖鸡汤,温和补虚。需注意:脾虚调理需循序渐进,避免生冷油腻;症状严重(如长期腹泻、消瘦)应及时就医辨证施治,切勿自行用药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