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是明朝后期集书画、理论于一身的文人大家,其仕途与艺术生涯的交织中,“辞官”成了独特标签。28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后,他历任编修、湖广提学副使、礼部尚书等职,却一生五次主动辞官,从青年到暮年,“一言不合就挂冠”的洒脱贯穿始终。 早年因看不惯官场倾轧,他以“家有老母”为由辞官归乡,在江南园林中临摹晋唐法帖、研习董源山水;后虽被起复,却因不愿卷入东林党争、抵制权贵索画,再度拂袖而去。即便晚年官至二品,仍以“老病”为由坚决请辞,77岁终得还乡。这种对官场的疏离,恰为其艺术留足生长空间——他融合“颜骨赵姿”创书法新境,以“南北宗论”梳理绘画脉络,主张“以画为寄”,作品空灵淡远,成文人画标杆。 董其昌用一次次辞官,在权力场与艺术间划清界限,终以“诗书画三绝”名垂青史,成为中国艺术史上“以退为进”的传奇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