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观世界的原子间相互排斥和吸引,是塑造物质世界的“隐形之手”,其神奇之处在于用极微之力调控着从尘埃到星辰的万千形态。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,电荷间的库仑力是相互作用的基础:远距离时,异种电荷主导吸引力—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让水有表面张力,金属原子的“电子海”引力赋予金属延展性,而共价键的强吸引更是让金刚石成为自然界最硬物质。 但近距离下,排斥力会“强势登场”:当原子靠近到电子云重叠,泡利不相容原理禁止两个电子占据同一量子态,由此产生的“电子排斥”如同无形弹簧,阻止原子无限靠近——这就是固体难以压缩、台球碰撞后反弹的微观根源。 正是这种“远吸近斥”的精妙平衡,让原子既能结合成稳定分子、晶体,又不会坍缩或离散。从DNA双链的氢键配对,到星球内部物质的密度维持,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微观尺度编织出宏观世界的秩序,堪称宇宙最精巧的“力学密码”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