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压缩性骨折多由骨质疏松、外伤等导致,治疗需结合骨折程度、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方案,以下为常见治疗方法: **一、保守治疗(适用于轻度骨折、无神经压迫)** 1. **卧床休息**:急性期需卧床2-3个月,避免脊柱负重,期间定时翻身防压疮,活动四肢预防血栓。 2. **支具固定**:疼痛缓解后佩戴胸腰支具(3-6个月),维持脊柱稳定性,辅助骨折愈合。 3. **药物治疗**: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塞来昔布)止痛,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钙剂、维生素D及抗骨松药物(如阿仑膦酸钠),促进骨修复。 **二、手术治疗(适用于严重骨折或神经受压)** 1. **微创手术**:椎体成形术(PVP)或后凸成形术(PKP),通过向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,快速止痛并恢复椎体高度,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,术后1-2天即可下床。 2. **切开复位内固定术**:针对骨折压缩>50%、伴脱位或神经损伤者,通过钉棒系统复位固定,恢复脊柱序列,年轻患者常用。 **三、康复锻炼(骨折稳定后进行)** 逐步开展腰背肌训练(如小燕飞、五点支撑),增强肌肉力量,改善脊柱稳定性;结合理疗(热敷、电疗)缓解疼痛,预防慢性腰痛。 治疗需遵医嘱,轻度患者保守治疗可恢复,严重或高龄患者建议尽早手术干预,减少并发症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