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不好时,小便往往会发出“预警信号”。肾脏是生成和排泄尿液的核心器官,其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尿液的量、颜色、性状及排尿感受。
首先是尿量变化:若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(少尿)或100毫升(无尿),可能提示急性肾损伤,肾小球滤过功能骤降;反之,夜尿频繁(夜间排尿超2次,尿量超白天1/3)或全天多尿,可能是慢性肾病、肾小管间质病变导致的重吸收功能减退。
其次是颜色异常: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,可能因溶血、肝细胞损伤致胆红素升高,或肾脏排泄异常;洗肉水色血尿需警惕肾炎、肾结石、肿瘤等损伤肾小球或尿路黏膜;若尿中出现细密、持久不散的泡沫(类似啤酒沫),多为蛋白尿,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,蛋白质漏出。
此外,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排尿不适,除尿路感染外,也可能是肾盂肾炎等肾脏感染的表现。
需注意,小便异常并非肾脏问题的“专属信号”,但出现上述情况时,建议及时就医,通过尿常规、肾功能、肾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,避免延误诊治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