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底桥墩的建造远比想象中复杂,需克服海水压力、暗流冲刷、地质不稳定等多重挑战。第一步是详尽勘察,通过声呐扫描海底地形,用钻探船获取岩层样本,确定桩基落点。接着用巨型打桩船将直径数米的钢桩打入海底岩层,形成稳固“水下地基”,单根钢桩可承重万吨。为隔绝海水,工程师会搭建“钢围堰”——像倒扣的巨型钢桶,下沉至海床后抽水,创造干燥施工环境。随后在围堰内浇筑高强度抗渗混凝土,形成承台,再向上建造墩身。为防海水腐蚀,混凝土中添加特殊抑制剂,墩身外壁还会覆盖防腐涂层。如港珠澳大桥的海底桥墩,单座承台就需浇筑上千立方米混凝土,全程通过卫星定位和水下机器人监控精度。这种“由下至上、步步为营”的建造方式,让桥墩在深海中稳如磐石,支撑起跨海工程的“钢铁脊梁”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