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去眼球会对生理和心理造成多方面影响。视觉功能首当其冲受损:单眼缺失者双眼视觉(如立体视觉、深度感知)丧失,视野范围缩小约一半,可能出现距离判断偏差(如上楼梯踩空);双眼缺失则导致完全失明,需依赖听觉、触觉等代偿。眼部结构也会变化:眼球摘除后眼眶空虚,易引发眼睑塌陷、面部不对称,影响外观。临床通常通过植入义眼台(填充眼眶)并安装义眼片改善外观,但义眼无视觉功能,需定期清洁维护。心理层面,患者可能因容貌改变产生自卑、焦虑,甚至社交回避,需结合心理咨询缓解。功能代偿方面,单眼者可通过转头扩大视野、训练平衡感适应生活;双眼失明者可借助盲杖、导盲犬或智能辅助设备(如语音导航)提升独立性。总之,及时的医疗干预、康复训练及心理支持,能帮助患者最大程度适应生活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