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间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平台,其发展史可追溯至50多年前。1971年,苏联发射首个空间站“礼炮1号”,开启人类驻留太空新纪元。此后,苏联/俄罗斯陆续推出“礼炮”系列、“和平号”空间站(1986年入轨,首个多舱段组合体);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(ISS)1998年启动建造,2011年完成组装,由多国合作运营至今;中国“天宫”空间站则于2022年完成三舱组合,成为当前在轨最年轻的空间站。
空间站工作原理围绕“长期驻留”设计:核心舱为控制中枢,连接实验舱、货运/载人飞船等模块;通过太阳能帆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,供设备运转;生命支持系统实现氧气(电解水)、水循环利用,减少地面补给依赖;依靠轨道机动发动机维持近地400公里轨道高度,规避太空碎片;各舱段通过对接机构精准连接,航天员通过气闸舱进出。
从单舱试验到多舱协同,空间站不仅推动微重力科学、生命科学研究,更成为多国太空合作的象征,为深空探索奠定技术基础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