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是觉得睡不够、浑身乏力?别以为只是“春困秋乏夏打盹”,这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:某些部位或功能可能出了问题。 睡眠“量够质不足”:每天睡7-8小时仍乏力,可能是睡眠碎片化(如频繁夜醒、睡前刷手机)或睡眠呼吸暂停(打鼾、憋醒)。深度睡眠不足,身体无法有效修复,白天自然昏沉。 缺铁性贫血“偷走”活力: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,缺铁时携氧不足,全身细胞“缺氧”,表现为乏力、嗜睡、头晕,女性、挑食者、月经过多者需警惕,常伴随面色苍白、指甲凹陷。 甲状腺“偷懒”代谢慢:甲状腺激素调节代谢,甲减时激素分泌少,身体像“慢镜头”,除了乏力,还可能怕冷、体重增加、皮肤干燥,中老年人尤其女性需筛查甲状腺功能。 血糖异常“耗能量”:低血糖时大脑缺糖会乏力、心慌;高血糖(糖尿病前期)因胰岛素抵抗,细胞“吃不饱”,也会疲倦,可能伴随口渴、多尿、体重下降。 情绪“内耗”拖垮身体:长期压力、焦虑让交感神经持续紧张,消耗能量导致慢性疲劳,还可能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。 若调整作息饮食后仍持续2周以上,建议就医查血常规、甲状腺功能、血糖等,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