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血发热反应是临床输血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,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~2小时内出现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非溶血性反应,体温较输血前升高≥1℃,可伴其他症状。典型症状以发热为核心,多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寒战、畏寒,随后体温迅速上升,可达38~41℃,持续时间不等,通常1~2小时后逐渐缓解。部分患者可伴全身不适,如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肌肉酸痛;少数出现心悸、胸闷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一般无皮疹、瘙痒或血压下降(需与过敏反应鉴别)。该反应多因输血器具或血液制品中存在致热原(如细菌代谢产物)、受血者体内产生白细胞/血小板抗体(多次输血者多见)等引起。一旦发生,应立即停止输血,监测体温、血压、脉搏,给予物理降温(如冷敷)或解热镇痛药(如对乙酰氨基酚),症状多可缓解,预后良好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