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,早期症状隐匿,进展却十分迅速。临床上常将“肝炎-肝硬化-肝癌”称为肝癌发展“3步曲”,了解这一过程能帮我们更好预防和干预。
第一步:慢性肝炎。乙肝、丙肝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,长期酗酒、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损伤肝细胞,引发慢性炎症。此时若及时抗病毒、戒酒或调整生活方式,可阻断病程进展。
第二步:肝硬化。肝组织反复受损修复,会形成纤维化,最终发展为肝硬化。患者可能出现乏力、腹胀等轻微症状,易被忽视。肝硬化阶段是肝癌的高危期,需每6个月做一次超声和甲胎蛋白(AFP)筛查。
第三步:肝癌。肝硬化基础上,肝细胞基因突变可能引发癌变。早期多无症状,晚期会出现肝区疼痛、黄疸、腹水等,治疗难度大。因此,慢性肝病患者务必坚持定期筛查,40岁以上、有肝癌家族史者更要提高警惕。
记住:肝癌“3步曲”并非不可逆转,早发现、早干预是关键。接种乙肝疫苗、控制饮酒、健康饮食,定期体检能有效降低风险。别让忽视成为遗憾,守护肝脏健康从现在开始!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