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大猷(1503—1579),福建晋江人,明代抗倭名将,与戚继光并称“俞龙戚虎”,一生戎马47载,为东南沿海抗倭立下不朽功勋。 出身将门的他自幼习武,29岁中武举人,后投身军旅。面对嘉靖年间倭寇肆虐,他独创“俞家军”,以严明军纪和灵活战术著称。在浙东抗倭时,他发明“独轮车营”战术,破解倭寇骑兵优势;水战中改良“福船”,打造海上坚不可摧的“流动堡垒”。1563年,他与戚继光、刘显合兵,在兴化大捷中全歼倭寇主力,收复沦陷数月的兴化城,此役被誉为“明代抗倭第一功”。 他不仅善战,更精研兵法,著有《剑经》《正气堂集》等军事典籍,提出“练兵先练胆”“文武相济”的治军理念。虽因刚正不阿屡遭诬陷贬谪,却始终以“扫平倭寇,保境安民”为己任,年过六旬仍镇守广东,肃清倭寇余患。晚年退休归乡,病逝时家无余财,唯留“忠诚许国”的英名。 俞大猷以一生践行“鞠躬尽瘁”,其抗倭功绩与军事智慧,至今仍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