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流黄水是耳部常见症状,多提示耳道或中耳存在炎症、感染或损伤。以下是常见原因及特点: 1. **外耳道炎**:最常见原因之一,常因挖耳、游泳进水、耳道潮湿引发细菌(如葡萄球菌)或真菌感染。表现为耳道瘙痒、疼痛,分泌物初期稀薄,后变黏稠黄色,可伴耳道肿胀、听力轻微下降。 2. **中耳炎**:尤其是化脓性中耳炎,多继发于感冒、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,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。急性期可有耳痛、发热,鼓膜穿孔后流出黄色脓性分泌物,疼痛缓解但听力下降明显,需及时抗感染治疗。 3. **外耳道湿疹**:与过敏(如洗发水、耳塞材质)、潮湿环境有关,属过敏性炎症。除流黄水外,常伴剧烈瘙痒、耳道皮肤脱屑或结痂,抓挠后易继发感染加重症状。 4. **耳道损伤或异物**:挖耳时不慎划伤耳道皮肤,或异物(如耵聍栓塞、小虫)刺激,可引发局部炎症渗出,出现黄色分泌物,多有明确诱因史。 日常需避免频繁挖耳、保持耳道干燥,游泳后及时清理耳道积水。若症状持续超2天、伴耳痛/发热/听力下降,或分泌物带血、异味,需尽早就医,通过耳镜检查明确病因,针对性治疗,避免延误导致慢性炎症或听力损伤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