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血存在传播疾病的可能性,但通过现代医学严格防控,风险已极低。可能经输血传播的疾病主要包括病毒类(如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病病毒)、细菌类(如败血症相关细菌)及少数寄生虫(如疟疾原虫),其中病毒传播曾是主要风险。不过,当前我国已建立完善的血液安全保障体系:献血者需通过严格筛查,包括病史询问、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测(涵盖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病、梅毒等标志物,且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AT,可显著缩短病毒检测“窗口期”);血液制品还会经灭活处理(如溶剂/去污剂法)进一步降低风险。据统计,目前我国输血传播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病的风险已分别降至百万分之一以下。受血者无需过度担忧,但输血仍需严格遵循医学指征,由医生评估必要性。总体而言,输血是临床重要救治手段,在规范操作下安全性极高,公众不必因噎废食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