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酒后全身发冷是否危险,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。酒精进入人体后会扩张外周血管,初期可能感到燥热,但体表热量散失加快,后续易出现发冷,这是常见生理反应。不过,若发冷伴随其他症状,则可能提示危险。 主要原因包括:一是酒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,影响体温调节中枢,导致体温调节紊乱,尤其在寒冷环境中易引发低体温;二是酒精代谢过程中消耗大量糖原,可能引发低血糖,表现为发冷、手抖、心慌等;三是醉酒后呕吐、出汗等可能导致脱水,加重身体不适。 危险信号需警惕:若出现体温低于35℃(低体温症)、意识模糊、言语不清、呼吸困难、皮肤苍白湿冷,或伴随剧烈呕吐、无法进食进水,可能提示严重问题,如低血糖昏迷、酒精中毒性脑病等,需立即就医。 应对措施:轻微发冷时,应及时保暖(加盖衣物、毛毯),避免受凉;少量饮用温糖水或进食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(如面包、粥),缓解低血糖;若意识清醒,可喝少量温水补充水分,但避免大量饮用以免刺激呕吐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务必及时送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