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关于量子计算的讨论再度升温,但谷歌等公司的最新进展或许被过度解读。事实上,当前的量子计算技术距离实现通用化、具备实用价值仍有遥远距离。以谷歌最新发布的量子计算机Willow为例,其本质上是一台量子模拟器,核心功能是模拟特定的量子物理过程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通用计算机。这类设备只能针对预设的特定问题展开运算,一旦脱离专门场景,进入需要处理复杂多样任务的通用计算领域,其运算能力甚至比不上普通的经典计算机。
量子模拟与通用量子计算存在本质区别:前者是对已知量子系统的模仿,后者则需具备解决各类问题的普适性。目前所有量子计算机均未突破这一局限,难以像经典计算机那样处理文档、运行游戏等日常任务。因此,期待量子计算机走进办公室或家庭娱乐场景,短期内仍看不到现实希望。量子计算的真正潜力释放,尚需在稳定性、错误修正、算法普适性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性进展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