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反酸多因胃酸分泌过多或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所致,常表现为烧心、反酸水等不适。以下几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症状,但需根据病情合理选用: 一、抗酸药(快速缓解):如铝碳酸镁咀嚼片、氢氧化铝凝胶。通过中和胃酸减轻刺激,起效快(5-10分钟),适合临时救急(如餐后反酸)。注意:长期用可能引起便秘或腹泻,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含铝、镁制剂。 二、H₂受体拮抗剂(中效抑酸):如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。抑制胃壁细胞胃酸分泌,作用持续6-12小时,适合夜间反酸或轻症患者。建议餐后或睡前服,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。 三、质子泵抑制剂(强效抑酸):如奥美拉唑、兰索拉唑。减少胃酸生成,抑酸作用强且持久(24-48小时),是频繁反酸(每周≥2次)或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。需空腹服用(餐前30分钟),长期使用(>3个月)需监测血钙、维生素B12水平,避免骨质疏松风险。 四、胃黏膜保护剂(辅助修复):如硫糖铝混悬液、枸橼酸铋钾。在胃黏膜形成保护膜,减少胃酸刺激,常用于伴胃黏膜损伤者。餐前1小时服用,铋剂可能使大便变黑,属正常现象。 提醒:若反酸频繁(如每日发作)、伴吞咽困难或体重下降,需及时就医排查胃食管反流病、胃溃疡等,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