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治疗高血压需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,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首先,药物治疗应小剂量起始,避免降压过快。老年人血管弹性差、血压调节能力弱,初始用药宜选择长效制剂(如氨氯地平、缬沙坦),逐步调整剂量,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50/90mmHg以下,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可适当放宽至140/90mmHg。其次,警惕体位性低血压,起床、久坐站起时动作放缓,日常监测卧、立位血压,避免因降压过度引发头晕、跌倒。生活方式调整不可忽视,严格限盐(每日<5g),减少腌制食品;适度运动如散步、太极拳(每次30分钟,每周3-5次),避免剧烈活动;控制体重,戒烟限酒,保持情绪稳定。需定期监测血压,建议家庭自测每日早晚各1次,记录数据供医生调整方案。合并冠心病、脑卒中等疾病时,需个体化制定降压目标,避免因过度降压影响脏器供血。最后,强调用药依从性,勿自行停药或换药,出现干咳、下肢水肿等副作用及时就医,定期复诊评估肝肾功能及药物疗效,实现安全平稳控压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