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辅国(704—762),原名李静忠,唐朝中期权宦,中国历史上首位封王拜相的宦官。出身低微,早年入宫为奴,因识文断字渐得信任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他力劝太子李亨(唐肃宗)脱离玄宗,北上灵武继位,成为肃宗心腹,被赐名“辅国”。 肃宗时期,李辅国任判元帅行军司马,掌控禁军,总揽军政要务,甚至代行皇权批阅奏章。他以“护驾有功”封郕国公,权倾朝野。代宗即位后,更被尊为“尚父”,加司空、中书令,正式拜相;后又晋封博陆王,开创宦官封王拜相先例。 掌权期间,李辅国跋扈专断,曾公然对代宗说“大家但内里坐,外事听老奴处置”,甚至逼迁玄宗,构陷朝臣。代宗隐忍多年,最终联合宦官程元振,于762年派人刺杀李辅国,追削其官爵,曝尸荒野。他的兴衰,成为中唐宦官干政的开端,为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埋下隐患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