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系中心的黑洞多为超大质量黑洞,其形成主流理论认为可能有两种途径:一是宇宙早期,巨大的气体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直接坍缩,形成初始黑洞,随后通过不断吸积周围气体、尘埃甚至合并其他黑洞逐渐增长;二是由恒星级黑洞(大质量恒星死亡坍缩形成)通过频繁合并与持续吸积物质,逐步演化成超大质量黑洞。以银河系为例,中心的“人马座A*”就是一个质量约为43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。关于银河系中的黑洞数量,目前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和理论模型估算,银河系中恒星级黑洞(质量通常为太阳的几倍到几十倍)数量可能多达1亿个左右,但由于黑洞本身不发光,难以直接观测,目前已确认的仅数十个,主要通过其对伴星物质的吸积产生的X射线辐射等间接证据发现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