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纲,字伯纪,福建邵武人,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相,被誉为“最有希望拯救北宋”的社稷之臣。他生于北宋衰微之际,以进士入仕,一生以“精忠报国”为志,力主抗金,反对妥协投降。
靖康元年(1126年),金兵大举南下围攻开封,宋廷一片恐慌,多数大臣主张迁都避敌。时任兵部侍郎的李纲挺身而出,坚决反对迁都,临危受命担任东京留守,主持开封防务。他紧急整饬军备,发动军民加固城防,亲自登城督战,以“霹雳炮”等武器重创金军,成功击退金兵第一次围攻,保住了北宋都城。
然而,宋廷内部投降派势力强大,李纲的抗金主张遭排挤。金兵退后,他被诬“专主战议”,贬为扬州知州。不久金兵卷土重来,开封再无屏障,终致“靖康之耻”,北宋灭亡。南渡后,李纲虽一度被宋高宗起用为宰相,却因坚持主战、整顿军政触动投降派利益,仅77天便遭罢免。
李纲一生屡遭贬谪,却始终心系家国,著有《梁溪集》等,记录抗金方略与忧国情怀。文天祥赞其“精忠许国,疾风劲草”,《宋史》称其“出入将相,始终一节”。他的抗金努力虽因朝廷腐朽未能挽救北宋,但以孤臣之力撑起危局,堪称北宋末年最后的希望之光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