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的人会晕车?晕车在医学上称为“运动病”,是身体平衡系统紊乱引发的不适反应。人体维持平衡依赖三大系统:内耳的前庭器官(感知运动方向和速度)、眼睛(提供视觉信号)和躯体感觉(通过肌肉关节感知位置)。正常情况下,三者向大脑传递的信息一致,大脑能精准判断身体状态。但乘车时,矛盾常发生:内耳前庭感受到车身晃动、转弯等运动变化,眼睛若盯着车内静止物体(如手机、座椅),会传递“静止”信号;躯体感觉也因座椅支撑,可能误判“稳定”。这种“运动-静止”的信息冲突让大脑困惑,无法整合信号,进而引发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个体差异是晕车与否的关键。前庭系统敏感度高的人,对轻微信号冲突更敏感,易晕车;儿童前庭发育未成熟,信息处理能力较弱,晕车概率高于成人,随年龄增长可能缓解。此外,疲劳、睡眠不足、空腹或过饱、密闭空间异味(如汽油味)等,会降低大脑对信号冲突的耐受度,诱发或加重症状。缓解晕车可尝试:乘车时看窗外远处固定物体(让视觉与前庭信号同步)、闭目养神、保持通风、避免低头看手机。了解原理后,针对性预防能有效减轻不适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