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仲景,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,被后世尊称为“医圣”,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“坐堂医生”。其“坐堂”之名,源于他任长沙太守期间的创举——打破“官民悬隔”惯例,每逢初一、十五便打开衙门大堂,端坐堂上为百姓诊病,“坐堂医生”由此成为后世对医者的尊称。
他亲历东汉末年伤寒大疫,家族200余人中过半因疫病离世,遂立志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”,终成医学巨著《伤寒杂病论》。该书首次确立中医“辨证论治”原则,系统总结六经辨证、八纲辨证等诊疗体系,被誉为“中医临床的灵魂”。后世将其分为《伤寒论》与《金匮要略》两部分,前者专攻外感热病,后者善治内科杂病,至今仍是中医必读经典。
张仲景以“救死扶伤”为己任,不仅开创医者坐堂行医的亲民传统,更以严谨医术奠定中医理论根基,其“治未病”思想与辨证施治理念,跨越千年仍深刻影响着中医发展,堪称中国医学史上的不朽丰碑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