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阑尾,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停留在“无用的退化器官”,甚至觉得发炎了切了也无妨。但这个长约6-8厘米、位于右下腹的小器官,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“隐形卫士”。
过去,医学界曾认为阑尾是进化残留的“废器官”,因其发炎可能引发腹膜炎,临床常建议切除。但近年研究发现,阑尾壁分布着丰富的淋巴组织,能产生T细胞、B细胞等免疫细胞,帮助肠道抵御细菌、病毒入侵,尤其在婴幼儿时期,对肠道菌群建立和免疫功能成熟至关重要。此外,它还是有益菌群的“储存库”——当腹泻等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时,阑尾可释放储备菌群,助力肠道恢复平衡。
如今,医学观点已更新:无并发症的单纯性阑尾炎可优先保守治疗,保留阑尾对维持肠道健康更有利。这个曾被误解的小器官,正用独特方式守护着人体微生态,也提醒我们: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其存在意义,值得被重新认识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