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仙芝,唐末农民起义的先驱领袖,其一生浓缩着底层民众在乱世中的悲壮抗争。唐僖宗乾符元年(874年),他于濮州(今山东鄄城北)以“天补平均大将军”之名揭竿而起,喊出“平均”口号,直击藩镇割据、赋税苛重下的社会矛盾,迅速聚众数万,席卷山东、河南。 起义初期,王仙芝与黄巢合兵,破曹州、围郓州,声势震动朝野。然朝廷以招安分化,仙芝一度动摇,欲接受“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”虚职,遭黄巢怒斥“始吾与汝共立大誓,横行天下,今汝独取官而去,使此五千余众何所归乎?”,义军分裂。此后仙芝孤军作战,虽仍破随州、攻江陵,却屡遭唐军围堵。乾符五年(878年),他在黄梅(今湖北黄梅西北)与曾元裕部激战,兵败身死,余部多归黄巢,延续起义火种。 王仙芝的失败,源于农民起义的局限性——缺乏统一战略、易受招安诱惑,却以生命撕开唐王朝腐朽统治的裂口。他的“平均”理想,成为后世农民战争的精神先声,其悲壮落幕,亦是唐末乱世中底层民众反抗命运的缩影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