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建于1173年的比萨斜塔,因地基沉降不均从建造初期就开始倾斜,如今已“斜立”800余年仍屹立不倒,其“抗倒密码”藏在历史与科学的双重守护中。 斜塔倾斜的根源在于地基——它建在由沙土、黏土和淤泥混合的软弱土层上,底层地基土壤承重能力差异导致塔身逐渐向南倾斜,建到第三层时倾斜已明显。但工匠们并未放弃,后续建造中有意将上层塔身向反方向微倾,形成“弯曲塔身”,通过弧形结构分散压力,让重心始终落在地基范围内。 此外,砖石结构的特性也功不可没。塔身分内外两层,石块间以高强度灰浆黏合,整体形成刚性骨架,即便倾斜仍能抵抗拉力。20世纪90年代,工程师通过移除北侧地基土壤、安装临时钢缆等手段,将倾斜度从5.5度降至3.99度,如今每年倾斜仅约0.1毫米。这种“先天不足、后天补救”的智慧,让这座斜塔成了建筑史上的奇迹,预计未来数百年仍将稳定矗立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