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秦赵两国的战略决战,公元前260年爆发于长平(今山西高平),堪称战国时代最惨烈的屠戮之战。此战因韩国上党郡归属问题引爆:韩国割地求和,上党郡守冯亭却献地于赵,引发秦国震怒。
秦昭襄王命白起、王龁率军攻赵,赵孝成王派廉颇迎战。廉颇依托长平山地筑垒固守,双方僵持三年。秦国施反间计,赵廷误信谣言换“纸上谈兵”的赵括为主将。赵括一改廉颇战术,主动出击,被白起诱敌深入,切断粮道,困于长平山谷。赵军断粮46天,士兵相食,突围失败,赵括战死,40万赵军降秦。
白起以“赵卒反复,恐为乱”为由,将降卒尽数坑杀(近年考古证实坑杀数或有夸大,但规模惨烈无疑)。经此一役,赵国精锐尽失,国力骤衰,丧失与秦争霸的能力。秦国则扫除东进最大障碍,为最终统一六国奠定基础。这场战役不仅改写战国格局,更以“四十万降卒遭坑杀”的惨烈,成为冷兵器时代战争残酷性的代名词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