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吉思汗指定的唯一接班人是其三子窝阔台(1186—1241)。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,窝阔台的继位源于成吉思汗的深思熟虑。成吉思汗有四子,长子术赤与次子察合台因出身问题矛盾尖锐,幼子拖雷虽掌军权但偏于武略,而窝阔台以沉稳持重、善于统筹的特质获父青睐。1219年西征前,成吉思汗召集诸子明确立窝阔台为储,要求众人“若窝阔台的子孙无才,再从其他子孙中择贤而立”。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后,按蒙古“幼子守灶”传统,拖雷监国两年。1229年,忽里勒台大会(贵族会议)最终确认窝阔台继位,开启其12年统治。在位期间,他延续扩张之路,1234年联宋灭金,1235年发动“长子西征”深入欧洲;同时完善制度,设立中书省,重用耶律楚材推行汉化改革,制定赋税制度,为帝国稳定奠定基础。窝阔台虽酗酒早逝,但其统治期是蒙古帝国从军事扩张转向行政建设的关键阶段,印证了成吉思汗的识人眼光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