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“金标准”,通过穿刺外周血管(通常是手腕或大腿根部)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,注入造影剂后显影,清晰显示血管有无狭窄、堵塞。很多人担心这项检查有危险,听听医生怎么说。 医生表示,冠状动脉造影属于微创手术,总体风险较低,大多数患者可安全完成。但作为有创检查,确实存在一定潜在风险:首先是穿刺部位并发症,如局部血肿、假性动脉瘤,少数可能出现动静脉瘘;其次是造影剂相关风险,部分人可能过敏(表现为皮疹、瘙痒,严重过敏罕见),或因造影剂需经肾脏排泄,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加重肾损伤;此外,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心律失常、血管痉挛或穿孔等。 不过,这些风险发生率很低,严重并发症(如大出血、心梗、中风)发生率通常低于0.1%。医生会通过术前严格评估(如检查肝肾功能、询问过敏史)、术中精准操作和监测(心电、血压实时监护)、术后规范护理(穿刺部位压迫止血、鼓励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)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。 总之,冠状动脉造影是相对安全的检查,在正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操作,风险可控。若医生建议做此项检查,患者不必因过度恐惧风险而拒绝,应与医生充分沟通,了解自身情况后再做决定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