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足,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的疾病。当贫血严重(如血红蛋白<60g/L或出现明显缺氧症状)时,输血是快速纠正贫血的重要手段,但也存在一定风险,需权衡利弊。
输血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:1. 感染风险:尽管现代血源经过严格筛查(如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病等病毒检测),但仍有极微小概率因病毒“窗口期”或检测技术限制导致感染;2. 过敏反应:部分人对血液中的蛋白质或添加剂过敏,可出现皮疹、瘙痒、发热,严重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;3. 溶血反应:若血型匹配错误,输入的红细胞会被患者免疫系统破坏,引发腰痛、酱油色尿、休克甚至死亡,需严格交叉配血;4. 循环超负荷:老年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快速大量输血,可能加重心脏负担,导致心衰、肺水肿。
不过,这些风险可通过规范操作降低:严格血型核对、血源筛查、控制输血速度和剂量,输血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。目前临床输血安全性已显著提升,多数患者可平稳耐受。
总之,贫血输血并非绝对危险,而是在医生评估必要性后采取的治疗措施。患者无需因恐惧风险拒绝必要输血,但需配合医生做好输血前检查和过程监测,以确保安全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