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普勒22B是人类首颗被确认位于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,由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2011年发现,因体积与质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,被称为“超级地球”。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.4倍,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G型主序星“开普勒22”公转,周期约290天,恰好处于该恒星的宜居带内——这一区域温度理论上允许液态水存在,而液态水被认为是生命诞生的关键条件。
不过,“存在生命”目前仍停留在推测阶段。尽管处于宜居带,但开普勒22B的具体性质尚未明确:它可能是岩石行星,也可能是覆盖厚重大气的气态行星;大气成分是否含氧、是否有磁场抵御恒星辐射等关键信息均未知。受限于当前观测技术,人类无法直接探测其地表环境或大气特征。
作为系外生命探索的里程碑,开普勒22B的发现证明了宜居带行星的存在,为后续寻找地外生命指明了方向。未来,随着詹姆斯·韦伯太空望远镜等设备的深入观测,或许能揭开这颗“超级地球”是否孕育生命的谜团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